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建胜镇:“3344”工作法激活基层民主活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大渡口实践

(全媒体记者 文琰)在建胜镇百佳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墙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标语格外醒目。作为扎根基层民主的“神经末梢”,这里探索形成的“3344”工作法(即“三心、三点、四气、四勤”),正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宏大理念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成为建胜镇人大深化基层民主单元建设的鲜活注脚。

建胜镇人大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民主建设全过程,百佳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永葆忠诚之心”作为履职首要准则,融入社区“全域党建”格局,建立“代表+党员”双联户机制,每名代表固定联系1个网格、1个楼栋党小组。人大代表张炜在西城佳园走访时,收集到居民希望在小区与伏牛溪公园间新增出入口的意见后,主动将其与区、镇“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办好民生实事”决策部署进行对标,将群众呼声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经建胜镇人代会票决,该出入口建设被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当年4月便竣工投用,让“民有所呼”快速转化为“政有所应”。

同时,人大代表恪守为民之心,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依托“代表进圈入群”机制,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群众,如在“坝坝舞”事件中,代表们主动搭建民主协商平台,解决了居民之间的矛盾。此外,代表们厚植法治之心,做依法治社区的“带头人”,利用“半岛援法议事堂”等阵地,化解物业纠纷等问题,并推动建胜镇制定相关制度,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在聚焦“三点”发力方面,百佳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了民意转化“高速路”。聚焦“议政督政”关键点,代表们参与社区“百家议事会”,推动镇政府制定《物业管理考核办法》等,将“百姓盼”转化为“政府干”。聚焦“依法监督”发力点,对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等进行“项目化+清单式”监督,如监督零工市场运行,保障政府资金用在实处。聚焦“汇聚共识”结合点,代表们牵头搭建议事平台,解决了小区摩托车乱停乱放等问题,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代表们还彰显“四气”担当,锻造过硬履职“真本领”。善谋敢为扬“锐气”,破解治理难题,如在宠物狗咬伤事件中,代表牵头制定《文明养犬公约》。公道正派树“正气”,接受人民监督,公开履职情况,对西城佳园小区停车费等公共收益进行透明化管理。业务精湛增“底气”,提升履职能力,利用“百佳在线”等平台,为履职提供科学支撑,如推动解决西城佳园小区电车充电安全问题。深入群众接“地气”,密切联系选民,两年来累计走访4601户,解决了小区围栏、步道整改等多项民生问题。

做实“四勤”机制,构建了闭环管理“新格局”。勤动脑+善研判,推动民意转化升华,如对居民关于垃圾收集点迁建选址的意见进行分析,解决了垃圾储运老大难问题。勤动口+会宣传,凝聚社区共识合力,代表们通过“代表政策微讲堂”等形式,解读政策,化解居民对物业收费的争议。勤动手+建档案,实现履职规范留痕,完善代表履职档案,详细记录履职情况。勤动腿+强监督,确保建议落地见效,如对福溪大道高护坡安装金属防护网项目全程督办,保障居民安全。

从伏牛溪公园出入口的“便民桥”,到摩托车停放的“秩序账”,再到文明养犬的“公约牌”,建胜镇人大以百佳园社区为试点,用“3344”工作法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如今在镇域内,从民生实事票决到物业矛盾调解,从政策宣传解读到项目监督评估,民主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小事”,更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大能量”,为大渡口基层民主建设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实效的“建胜答卷”。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