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现在接孙子放学放心多了,再也不担心他私自去江边玩了!”近日,九宫庙街道百花社区居民李芳逢人便夸街道的变化。而这源于九宫庙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简称“九宫庙巴渝实践站”)的建设。该实践站位于大渡口区钢花路,设有1个代表之家、5个代表联络站、5个代表民情联络点,进站市人大代表2名、区人大代表21名、街道议事代表33名,配备信息化设备,能实现群众问题实时交办、代表履职动态展示等。
李芳的孙子小宇(化名)就读于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新工校区。每到夏季,孩子的安全问题就成了她最牵挂的事。“我们住在沿江区域,孩子天性爱跑,总担心他们私自去江边玩耍出危险。”这份担忧,道出了辖区众多家长的共同心声。
今年,九宫庙巴渝实践站在红旭水上救援队设立了志愿服务领域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联络点成员广泛,包括街道人大代表、议事代表,以及公交驾驶员、环卫工人、退休职工等社会各界人士。为及时收集群众意见,联络点线下定期开展主题活动,线上公开“代表码”“场所码”——群众扫码即可反映问题,代表也能“一键报事”主动发现并反馈情况,实现民意表达“24小时不打烊”。
联络点人大代表在走访中发现,群众强烈呼吁加强未成年人防溺水知识培训。长江大渡口段江岸线长34公里,九宫庙街道沿江就有2公里,且学校多、未成年人数量多,防溺水工作刻不容缓。
了解情况后,人大代表迅速行动,联合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新工校区开展防溺水“生命安全课”。通过科普宣传、警示教育、游戏互动等方式,将防溺水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孩子了解了私自去江边玩耍的危险,还学会了遇险自救的方法,我们家长也放心多了。”李芳说。截至目前,该联络点已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0余条,梳理出13条防溺水安全建议转交区级部门办理,有效助推了防溺水工作机制的形成。
家住九宫庙街道锦霞社区的李渝每天去九宫庙农贸市场买菜,此前停车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作为大渡口区最大的农贸市场,这里营业面积约8000平方米、固定经营户180余户,因建设年代早未配套停车场,商户上下货与购物群众的停车需求难以满足,占道停放现象突出。
“以前来买菜,车子没处停,只能在路边挤着放,八桥街经常堵得水泄不通,人车混行看着就危险,连市场大门的消防通道都被占用了,万一出事可怎么办啊!”回忆起过去的场景,李渝仍心有余悸。
群众的痛点就是工作的重点。人大代表了解情况后,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经多方调研和协调,在农贸市场对面布丁酒店的拆迁区域打造便民停车场,划设48个车位,还配套安装了道闸智能管理系统和监控设备,保障车辆停放安全有序。
如今,市民开车去农贸市场买菜,再也不用为找车位发愁。“这个停车场太实用了,不仅方便了我们买菜,还缓解了交通拥堵,消防通道也畅通了,大家更安心了。”李渝满意地说。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市民充电难问题日益凸显。这一问题在人大代表走访活动中也多次被群众提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重庆市将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超充桩4000个以上。
在人大代表的协调推动下,街道积极与企业对接,最终引进重庆愉秒充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动思源公园临时停车场超充站建设,安装2个超充电桩和12个快充电桩。如今,该超充站已正式投用,既弥补了辖区快充设施不足的短板,也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务。
从守护未成年人安全的防溺水工作,到破解停车难题的便民停车场,再到助力绿色出行的超充站,九宫庙巴渝实践站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未来,还将继续倾听群众心声、解决民生难题,让辖区民生幸福新图景越绘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