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华岩寺有个“亲兄弟”在哪里?

地名里的大渡口

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在重庆,华岩寺的声名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众多市民祈福观光的热门去处。然而,鲜少有人知晓,大渡口区有一座与华岩寺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弟寺院,而且历史更加久远,堪称华岩寺的“哥哥”。它就是石林寺,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石林村,紧邻大渡口森林公园,因四周怪石如林而得名。

据四川省巴县地名领导小组编印于1983年9月的《四川省巴县地名录》中记录:石林大队(现石林村)下属4个生产队,石林寺生产队的注释为:“宋徽宗时建,此地以石林山得名。”然而,在其他相关资料中,关于石林寺的建寺时间却为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由奥希大臣之女发愿修建,交与僧团,后毁于战火。但这位名字不大像汉人的奥希大臣究竟是何方人物,官居几品?也难找到更多史料记载。

在之后的岁月中,石林寺一度毁于战火,清初又由中国佛教史上著名高僧圣可禅师在原址修复并扩建。

圣可禅师出生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圆寂于康熙四十年(1701),俗姓王,四川营山县世家子弟,《华岩志》称其“稍长攻书,明慧宿成。”后因明末清初乱世之中剃度入佛门,法名德玉(或称印玉),得双桂堂开山祖师破山大师传法。经多年修持,圣可法名远播,缁俗钦仰。

传说圣可禅师在复建石林寺后,于后山夜见金鸡飞往华岩洞,遂追赶之,并从岩上纵身跳下,在华岩洞留下一双巨足印,圣可禅师于是在此建华岩寺,并担任首任住持,被尊为华岩寺开山祖师。这也是石林寺与华岩寺被称为“兄弟寺院”的原因。

石林寺曾有金仙洞、护法石、狮子峰等石林二十景,圣可禅师非常喜爱石林寺,称其“寺前怪石玲珑,有若狮蹲虎踞者,有若盂复杖竖者,又若从笋之努茁者。寺之得名盖取有石如林之意。殿宇虽不若华岩之壮丽,而奇峦迭秀、林木秀荫,使人有超尘出世之想。”圣可爱其幽静,常往来于华岩、石林两寺。

圣可禅师逝世后,石林寺僧众感念其功德,于石林寺为其修建衣冠冢“圣公塔”,还有“圣可洞”表达缅怀。

石林寺的“山门”很有特色,由两块造型独特的天然巨石组成,从“山门”中间拾级而上,右边有一尊依据天然巨石形状塑成的弥勒佛,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如今的石林寺,如林的怪石已不多见,但在荒芜的大殿前,还留有一尊被寺内居士们称为“孙悟空”的石猴,一面仰望长空、一面垂头沉思。它的“石兄石弟”,则大多在数十年前,被当地人陆续开采作了铺路建房之用。

石林寺的观音殿内,供奉着一尊宝相庄严的千手观音。菩萨像慈眉善目,雕塑精湛。据寺僧介绍,观音像乃是用整根香樟木雕塑而成,千手象征着无量广大慈悲。观音殿的两壁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浮雕塑像,依稀能让人感受到这座古刹的华丽风采。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题咏石林寺的诗作已佚失,曾经闻名的“石林二十景”也多已不复存在。如今漫步寺中,唯有四季常绿的松柏相伴,伴着山间一声声悠远的钟声,回荡在静谧的山林间。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