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这些项目缘何相中大渡口?

全媒体记者 罗超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近日举行,在重大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大渡口签约11个项目、签约金额261.1亿元。

签约个数和签约额均居区县前列!为何能够取得如此成效?在于大渡口招商引资系列措施的落地见效。

“看重大渡口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此次签约的“汽车摩托车及镁合金生产线项目”由重庆宜冠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将打造一个国内领先、西部一流的轻量化研发中心和智能化生产基地,成为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在重庆宜冠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学义看来,项目快速签约,离不开大渡口提供的贴心服务。今年5月份,得知企业需求后,区招商投资促进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组成专班专程上门对接,全程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从政策解读、土地供应、配套保障到审批流程优化,工作人员事无巨细地为企业梳理落地路径,协助拟定切实可行的推进计划,真正实现了“企业少跑腿、服务送上门”。

“我们看重大渡口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大渡口区汽摩产业已形成整车双龙头,集研发、制造、销售、物流、后市场服务等全链条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明显、市场前景广阔,能够极大降低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人员、材料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对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郑学义说。

洽谈中,工作人员在项目选址、政策匹配、手续办理等方面为公司提供了扎实帮助;签约后,招商团队为企业提供跨部门报批、工商注册等全程陪办、代办的深度服务,真正实现从“被动回应”到“主动赋能”。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顺利,预计明年就能投产运营。

本次签约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金额大、发展前景好,随着吉利科技产业园、悦森科技智能消杀设备生产基地、苏文电能成渝地区综合能源站建设运营总部项目、中新融联智能产业运营镁合金产研项目等的签约与落地,将进一步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

“非常坚定扎根大渡口发展的决心”

走出去、引进来,是大渡口上半年招商引资的生动写照。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得益于全区上下高质量、高效率推动。

5月,区级领导外出招商火力全开,“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队,全体区级领导奔赴33座城市、拜访企业98家,破解项目难题30余个,创下了“一月33城98企”的密集对接纪录。各部门单位主动领取任务,招商氛围日益高涨,合力显著增强。

重庆达达商贸有限公司位于天安数码城,是一家扎根大渡口发展多年的本土企业,为区内商贸业龙头企业。本次签约的“达达汽车供应链智能基地项目”就是由该公司打造,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配套钢材加工中心和智能生产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提升产能超20%、扩大贸易额近50%,并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入驻,打造智能供应链基地。

“这些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区里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非常坚定扎根大渡口发展的决心!”重庆达达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德波称,区里的产业定位与公司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这也是继续选择布局大渡口扩大规模的原因。

目前公司已经拿到土地证,审批通过后就将进入施工阶段,预计10月动工,明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

“大渡口将确保项目引得进发展好”

上半年签约项目109个、投资581亿元,到位资金增长55.7%。三组数据的背后与大渡口高度重视招商引资,落地落细工作举措密不可分。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驻外招商办及各个产业办带着使命、尽锐出战,累计对接企业445家、重点商协会69家……

成功推动天猫商贸重庆总部、中国最大民营肿瘤医院海吉亚、中国第一家上市供应链服务企业怡亚通、全球互联网电商引领者行云集团、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天农集团、首家A股上市直播电商公司遥望科技等20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和标杆企业签约落户。

招商引资“369”运行体系筑牢招商根基,“速渡办”服务超300家企业,“四个24”机制(24秒对接、24分钟推荐、24小时研判、24天签约)获得点赞……“落地周期压缩超50%,这就是大渡口速度!”“全方位服务,提高了办件效率。”企业负责人道出了助企服务实效。 

区招商投资局相关负责人称:“接下来,大渡口将确保项目引得进发展好,探索建立全产业链招商专班,围绕签约项目落地、投产、达产全过程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以招商引资实际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