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公厕有“智慧”港湾“不打烊”

全媒体记者 张涵菓 文/图

在位于滨江路滑石滩的公厕外,一块崭新的电子显示屏正吸引着过往市民的目光。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滑石滩智慧公厕”的数据信息界面。不仅实时更新男厕蹲位、女厕蹲位可用数量,下方还显示着室内温度、湿度、异味等级和PM2.5浓度等环境监测信息。屏幕右下角设有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附近公厕的具体位置和数量。

“这个改造太贴心了!”正准备如厕的市民王先生驻足在屏幕前称赞道,“以前来公厕总要进去了才知道有没有空位,现在一目了然。特别是还能实时了解里面的环境和空气质量,让人很放心。”

走进公厕,记者发现每个厕位门上方都安装了智能感应器,墙壁上挂着环境监测终端。同时,智能感知设备还配置了“刷脸”取纸的功能,有效解决了“取纸难”和“用纸难”的问题。

这座公厕是区城市管理局推进数字化建设的首个智能化改造试点。通过安装智能感知设备,不仅实现了厕位使用情况、人流量统计等数据的实时公示,还能监测室内环境质量,既方便了市民游客,也帮助保洁人员通过后台数据及时了解使用情况,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清洁工作。

不仅是公厕更加智能,劳动者港湾也通过引入智能感知设备实现了服务升级。

在位于蔬菜公社的劳动者港湾,开放时间大门紧闭着。但前来休息的环卫工人却不慌不忙,掏出手机、对准大门旁的二维码扫描,“嘀”的一声后,门锁应声而开。

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前期调研结果,针对户外劳动者作业和人员密集情况,区城市管理局选取双山爱情公园、新宝龙、壹街区、国瑞城、春晖花园、蔬菜公社、建桥A区和伏牛溪公园共8座劳动者港湾,通过安装智能感知设备实现24小时开放,将劳动者港湾打造为城市的“全天候港湾”,“此外,智能设备通过平台传回数据统计,能够为后续逐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区城市管理局以公厕和劳动者港湾等环卫设施改造为切口,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相融合,不断拓展数字服务应用场景。大滨路公厕的智能设备试运行以来,市民满意度显著提升;8座劳动者港湾实现24小时开放后,月使用人次达2000人次,切实满足了更多户外劳动者的需求。

下一步,区城市管理局将根据试点效果和市民反馈,逐步扩大智能感知设备使用范围和覆盖面,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