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暴雨天里,快递员小王踩着湿冷裤脚躲进“暖心商户”,一杯热开水驱散寒意;送餐途中,外卖小哥小李打开“小哥来了”APP,扫码秒进小区省去登记烦恼——在大渡口,这些藏在日常里的细微关怀,正让奔波在外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渐渐找到“累了能歇脚、难了有人帮”的归属感。
这份温暖的背后,是区委社会工作部对基层治理的持续创新。通过搭建贴心服务网络、破解出行难题、激活参与热情,不仅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家”的温暖,更催生出“社会用心服务小哥、小哥主动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如今,这支穿梭在街巷的队伍,正成为勾勒城市和谐发展图景的亮眼风景线,为基层治理注入满满活力。
构建“十分钟服务圈”
筑牢暖新“避风港”
9月19日,暴雨倾盆,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路面。快递员小王正在富士达美食街附近配送,裤腿早已被雨水浸透,凉意顺着裤脚不断往上窜。就在这时,他抬头望见街边的“锦润黑凤鸡”门店外张贴的“暖新商户”标识,便立刻推门走了进去。
“师傅快进来躲躲雨,我给您倒杯热水!”店员热情的招呼声响起,瞬间驱散了小王身上的寒意。不一会儿,一杯冒着热气的白开水递到了他手中。随后,店员又主动介绍:“我们店里有骑手专属午间折扣餐,比平时便宜不少,您以后想吃了随时来!”
“在大渡口跑单,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有爱心商家给我们提供歇脚的地方,还有专属折扣。”小王心里满是暖意,忍不住说道,“这里就业环境好,服务又贴心,我在大渡口越干越有劲!”
今年3月,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市场监管局,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碎、活动范围广、服务需求杂”的特点,创新构建“服务+治理”双轮驱动模式,全区已有42家商户挂牌成为重庆市首批暖“新”商户,这些商户承诺提供基础、便利、应急三大类共9项服务,包括免费热水、手机充电以及“骑手专属折扣餐”等,成为新就业群体送餐路线上的温暖“打卡点”。
“除了发动商户积极参与,我们还在全区建成了70个工会驿站、10个‘义渡工友小家’、84 家‘友好商户’,并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打造了76个‘初心驿站’,这些服务设施广泛分布在商圈、园区、交通枢纽、居民集中区等新就业群体高频活动区域。”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布局,共同形成了“10分钟可达”的服务网络,有效解决了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实际问题。
推广“小哥来了”APP
破解送件“进门难”
9月15日中午,外卖小哥小李提着热腾腾的餐食来到锦天佳园小区门口,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小哥来了”APP,扫码生成电子通行码后,身份验证成功顺利进入小区送餐。
小李手中这张便捷的电子通行码,正是来自区委社会工作部开发的“小哥来了”应用。“自去年9月以来,我们发现新就业群体普遍面临进入小区、园区需办理繁琐登记手续的问题。为更好服务这一群体,我们联合相关单位开发了‘小哥来了’应用,进一步破解新就业群体进小区难等痛点。”该负责人介绍道。
“以前进小区送餐,单是登记就要花两三分钟,甚至还有小区拒绝外卖员进入。自从有‘小哥来了’,我们的送餐效率大幅提高,再也不用为进门耽误时间了。”外卖小哥小李脸上满是笑意,语气里充满认可。
据了解,区委社会工作部正全力推广“小哥来了”应用,重点帮助外卖骑手、快递员破解进入小区、园区手续繁琐等难题。新就业群体通过实名认证后生成电子通行码,进出小区更加顺畅。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超过6000人申领“小哥来了”账号,使用后送件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除了节省进出时间,通过‘小哥来了’APP,还能在友好地图上直观查询到附近的友好车位、友好食堂、公共卫生间等10余种便民服务信息,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极大便利。”该负责人说。
130名“兼职网格员”
激活治理“新动能”
在为新就业群体搭建起贴心服务网络、破解出行难题后,区委社会工作部进一步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以服务换服务”模式,开发“渝新拍”数字化工具,鼓励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担任“兼职网格员”,通过“随手拍”上报问题,构建“发现—响应—解决”管理闭环,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受益者”向“治理参与者”转变。
今年9月初,快递员小刘在配送途中发现庹家坳小区门口的人行道路上有多处坑洼,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他当即打开“渝新拍”APP,详细记录下情况并完成上报。社区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联合区城市管理局介入,当天便完成了路面坑洼填补整治。“第二天再路过时,看到人行道平平整整,心里特别有成就感。”小刘笑着说。
如今在大渡口,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带着“双重身份”穿梭在街巷里,他们既是奔波忙碌的快递员、外卖骑手,也是扎根基层的“兼职网格员”。他们用车轮丈量街巷的每一寸土地,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心里、传到线上;在取件送件时,还会顺带向居民宣传反诈和垃圾分类知识。
为激发新就业群体持续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区委社会工作部同步建立激励机制,将参与治理情况与积分奖励、优先服务挂钩: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免费体检和法律咨询等,还定期举办“优秀网格员”评选。截至目前,全区已有130余名快递员、外卖小哥加入“兼职网格员”队伍。
“‘渝新拍’不止于‘发现问题’,更核心的是让新就业群体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该负责人表示,从填补一处坑洼到化解一场纠纷,“渝新拍”既提升了治理效率,更激活了城市治理“毛细血管”,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下一步,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深化新就业群体服务,聚焦“暖心聚力”推动服务再升级,进一步完善“十分钟服务圈”矩阵,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推动更多场所向新就业群体开放休息服务;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基层治理,构建温暖有序、充满活力的城市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