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践初心 “四访”担使命
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杨婆婆,认证完成啦!以后每月养老金都会准时到账。”在跳磴镇中顺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第十七网格员郑梦婷来到高龄独居老人杨婆婆家中,熟练地操作手机,为杨婆婆办理养老认证。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她以“三联四访”工作机制为引领,深耕社区网格治理的生动缩影。
社区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微单元”,居民的每件小事,在郑梦婷眼里都是“头等大事”。为了把服务做到居民心坎上,她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网格工作治理体系,推动中顺社区在基层治理设计上筑牢根基。同时,专题研究网格治理方案,明确网格内社保政策宣传、困难群众救助、计生服务跟进等12项核心任务,形成了“需求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的闭环流程,让网格工作从开始就有清晰的方向。
此外,她牵头建立“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党员驿站”组织链条,持续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带动辖区党员包片负责居民楼,把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救助申请、政策咨询等服务嵌入网格,真正实现“党员在网格、服务到家门”。
在金地自在城朗峯小区,流动党员在网格走访中发现杨婆婆未完成养老认证,通过组织链条,信息10分钟内传至郑梦婷手中。当天下午,郑梦婷就带着设备上门,不仅完成认证,还帮老人检查了家中电路安全。
同时,郑梦婷还推行“网格工作三清单”(居民需求清单、资源供给清单、服务项目清单),用制度保障工作长效开展,牵头梳理出社保代办、临时救助等20项“网格微服务”清单,让网格工作每一步都有章可依,确保服务不脱节、不断档。
治理好不好,关键看能否解民忧。郑梦婷深知,单靠网格员“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必须整合多方力量。于是,“党员+物业+民警+N力量”联动体系应运而生。朗峯小区物业保安发现荒坡有人私垦种菜,第一时间反馈给郑梦婷,为后续荒坡改造打下基础;郑梦婷协同社区民警开展“网格安全巡查”,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反诈骗知识,守护居民财产安全;退休党员、热心居民化身网格信息员,成为收集“急难盼愁”的“千里眼”“顺风耳”……
为贴合居民需求,郑梦婷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居民。一次晚上走访朗峯小区时,居民反映“小区门口荒坡影响环境,希望改造利用”,郑梦婷连夜整理意见并汇报社区,积极对接九龙坡区相关部门;她还上门为3名退休老人办理养老资格待遇认证、协助7位居民缴纳医保,用行动传递温暖。
在郑梦婷看来,网格治理既要“埋头干事”,更要“抬头总结”。她不断探索,推动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的基层治理格局,让党组织触角延伸至网格每个角落。依托支委会剖析问题,借助党员大会凝聚智慧,确保治理方向不偏差。“错时服务+精准回访”的工作方法,提高了走访覆盖率,重点问题一周内回访,避免“虎头蛇尾”。从居民“急难盼愁”出发策划项目,让工作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她巧用“网格群”,线上收集需求、线下协调处理,让服务响应更快速。
如今的中顺社区,网格治理已从“单一管理”升级为“多元服务”,民生项目落地有声,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郑梦婷依旧每天穿梭在楼栋间,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回应居民每一个诉求。她常说:“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是基层工作者的责任。”正是这份坚守,让她成为社区治理“神经末梢”的忠诚守护者,也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党建引领、网格聚力、服务惠民”的鲜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