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文/图
近日,大渡口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辅具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一届康复辅助器具科普大赛决赛(西部地区)中荣获两项三等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科室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医院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据介绍,该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23年,虽然建科时间不长,但凭借专业的团队、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迅速在区域康复领域崭露头角。目前,科室已加入“西南康复专科联盟”“重医附二院康复专科联盟”,并与重庆护理职业学院、重庆理工职业学院建立了临床康复实践基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康复医学人才提供了坚实平台。
不久前,该科室接诊了一位来自铜梁区的特殊患者——张林(化名)。他因脑出血导致偏瘫,气管切开插管一个多月始终无法拔除,手脚无力,不能说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属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大渡口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刚入院时,张林的呼吸功能弱,无法自主排痰,肢体几乎没有活动能力,吞咽功能严重受损,对康复缺乏信心。
针对这种情况,科室团队立即为他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了一套包括呼吸训练、肢体康复、语言复健和心理疏导在内的综合康复方案。42天的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关注张林的身体变化,还时刻留意他的心理状态。渐渐地,张林的呼吸变得有力,手脚活动幅度增大,能够发出简单的音节。最终,他成功拔掉了气切管,重新站立起来,并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出院当天,他紧紧握住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王有科的双手说:“谢谢你们,我终于能回家了!”这个案例不仅展现了科室的专业实力,更诠释了基层医疗的价值——守护一个患者,就是托起一个家庭的希望。
在学科建设方面,康复医学科坚持现代西医康复与传统中医康复相结合。王有科介绍:“我们将西医精准的功能评估、康复训练与中医的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有机融合,既能快速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又能从整体上调理身体状态,提高康复效果。”目前,科室设有康复理疗门诊、面瘫专病门诊、中医骨伤门诊等,配备康复治疗室,涵盖针灸理疗、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吞咽治疗(ST)等多个方向。现有医护技人员18名,团队结构合理、配合默契,能够为患者提供从评估到康复的全流程服务。
“我们将继续秉承‘专业、关爱、创新’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康复上门回访服务率,将康复服务延伸到患者家中。”该院康复医学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科室还将开展联合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推进临床康复一体化建设,通过与国内知名专家的合作,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诊疗技术,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与生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