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渔秋浩地处长江北岸,位于大渡口区与九龙坡区交界的桃花溪(又称“毛溪河”)边,桃花溪在此汇入长江,形成河口。
渔秋浩本来应该叫“鱼鳅浩”。“鱼鳅”就是重庆人对于泥鳅的口语俗称。其得名源于在桃花溪河口东侧,曾有三条短石碛,形似泥鳅浮游水面,并不是此地泥鳅特别多。
这长江之中三条状若鱼鳅的碛石,还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三条生活在一座寺庙池塘中的泥鳅,不甘心终日只能生活在静水淤泥之中,于是它们天天向寺庙里供奉的观音菩萨虔诚许愿,希望能变成蛟龙,畅游于四海。
观音菩萨指点三条泥鳅,告诉它们可以在一个下着暴雨的八月十五傍晚,趁着池塘溢水,顺着桃花溪游向长江,只要它们能拼尽全力,在太阳照耀到江面之前,游过夔门,它们就能成功地变成蛟龙,从此畅游天下。
三条泥鳅对于自己的游泳本领非常自信,觉得一夜之间游过八百里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于是踌躇满志地谢过了菩萨,就等待出发。
终于等到八月十五,三条泥鳅铆足了劲,恰似离弦之箭,顺着桃花溪直往长江冲去,溪流中的乱石撞得它们浑身疼痛也毫不在意。
不一会,它们就来到了桃花溪汇入长江的河口,此时风停雨住,一轮满月照得河口一片银白,三条泥鳅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于是想趁机歇一歇。这一放松下来,三条泥鳅就再也难以提起出发时的那一口气,只在江湾温柔的回水中游荡,新奇又贪婪地打量着周遭新奇的世界,完全忽略了时间的流逝。
当东方破晓的曦光穿透山脊,还在江口游荡的三条泥鳅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在江口慌乱地打转,第一缕阳光已经洒向了江面,在一片金光中,三条泥鳅觉得身子越来越僵硬,并且在不断地膨胀变大,最终变成了三道石碛,它们的意识也就此消失……
如今,随着长江航道拓宽,三峡大坝蓄水,三道鱼鳅石碛已不复得见。但这本想化身蛟龙的雄心壮志,却被自个儿浪费的光阴所误的传说,还在讲述着“江流石不动,遗恨未成龙”的遗憾。
渔秋浩附近也打造成码头,独特的工业风格和秀丽的风景交相辉映,成为游客们欣赏长江之美、感受老码头独特印记的理想之地,周末或节假日,不少市民在这里烧烤聚会、露营观星、江边漫步,享受难得的宁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