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平哥”随叫随到 调解纠纷有一套

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文/图

“平哥现在就是社区的‘公平秤’,大家不仅都信任他,他解开的矛盾也确实在理。”在建胜镇百佳园社区,提起69岁的居民刘兴平,大家总会亲切地称他“平哥”。

据悉,百佳园社区成立于2017年,常住人口有7216人,其中“农转非”安置人员比较多。社区成立之初,许多人尚未适应身份转换,乱搭乱建、随处种菜、养鸡养鸭等情况屡见不鲜。

但从2017年社区成立时起,刘兴平便成为社区的“矛盾调解员”,如今已成为带领“平哥调解室”15人团队的“社区治理领路人”。8年来,刘兴平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化解每一次纠纷,成为了居民心中“有事靠得住”的主心骨。

“以前是社区里哪儿有矛盾,我就往哪儿冲。虽说也能把问题摁下去,但跑得多了、见得多后明白——不如让矛盾从根上掐灭,这才是真的为大家省事。”刘兴平告诉记者,团队的15人既是调解员,又是楼栋长,于是他便摸索出了一套“靠前预防”的治理办法。

白天,刘兴平和各楼栋长穿梭在楼栋间,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居民的需求,哪怕看似细碎的小事,在他眼里都是可能引发矛盾的“导火索”;晚上,他的手机总会准时弹出数十条业主群消息,从“楼上半夜脚步声太大”的吐槽,到“楼道堆物没人清”的抱怨,哪怕是居民随口发的一句牢骚,他逐句标记在笔记本上,备注上“需核实”“待跟进”的字样。

9月17日晚上8点,西城佳园小区4栋居民张华(化名)下班回家看见家门口堆满了塑料瓶,便在楼栋群里发消息询问。刘兴平看到消息后,第二天便上门了解情况,并与楼栋长一起对该楼层进行走访、排查。“原来是隔壁老人打扫屋子,因为岁数大记性不好,收拾完房间后就忘记丢垃圾了,导致塑料瓶就在原地堆着。”刘兴平说,其实邻里间大多矛盾都是很小的事情,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小事很可能会慢慢发酵,最后变成影响邻里关系的大麻烦。

靠着这套办法,百佳园社区的矛盾纠纷发生率每年下降20%,曾经的“问题社区”,如今变成了邻里和睦的“幸福家园”。

除了在源头预防矛盾,刘兴平还借助专业力量,让矛盾调解更合理、更高效。今年年初,百佳园社区一房东和租户就因押金问题产生纠纷,租户因个人原因未能按约定时长租房,房东拒绝归还押金,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刘兴平得知后,依靠建胜镇司法所、公益律师专业力量,学习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多次组织租户和房东沟通调解,耐心讲解法律条款,分析利弊。最终,租户同意按照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向房东支付了违约金并顺利退回了押金,一场涉及违法的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就这样,在法与情之间,刘兴平为社区的和谐稳定找到了一条坚实的路径。房东与租户握手言和的那一刻,他更加确信,社区工作不仅需要热心肠,更需要“专业脑”。

随着“平哥调解室”在专业领域的不断深耕,刘兴平的调解工作早已从“化解矛盾”升级为“规范治理”,整合辖区专业力量,组织“平哥调解室”15人团队定期学习专业法律知识,这份专业不仅让纠纷解决效率大幅提升,更让居民们的信任感从“依赖”变成了“笃信”。

截至目前,“平哥调解室”已成功调解2000多件群众纠纷,群众支持率已超过90%。

“只要居民需要,我就一直做下去。”刘兴平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社区里的每一户人家,都能住得舒心、过得安心。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