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义渡家医 老百姓的“健康管家”

全媒体记者 文琰

9月20日上午,阳光温柔地洒在新山村街道凯尔心怡养老公寓的每一个角落。这时,公寓的工作人员快步迎向了一位提着出诊包、手捧健康档案的女士——她就是新山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曾艳。作为该片区的“健康管家”,曾艳每周都会逐一探访公寓里的老人们。

“曾医生,您来得正好!张婆婆这两天老是说头晕,我们正打算给您打电话呢。”工作人员急切地说道。曾艳微笑着回应,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温暖:“别担心,我们先去看看张婆婆。其他老人的健康情况,我今天都会一一检查。”

走进张婆婆的房间,她熟练地为老人系上血压计的袖带,动作轻柔而迅速。“135/85mmHg,张婆婆,您的血压比上周还要稳定呢!不过,散步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别让自己太累了。”曾艳仔细查看血压计上的数值后,轻声细语地叮嘱着。

这一幕温馨而平凡,却正是家庭医生曾艳与所辖片区老人们之间深厚情谊的生动写照。在巡诊过程中,曾艳格外关注失能、失智的老人。79岁的周奶奶因脑梗阻导致半身不遂,长期卧床,还伴有轻度认知障碍,平时不太配合检查。曾艳每次都会先坐在床边,与老人亲切地聊聊天,说些生活里的趣事,或是关心老人日常的感受。在这样温馨的交流中,周奶奶的注意力渐渐被分散开来。曾艳便抓住时机,迅速而专业地完成心肺听诊和肢体肌力检查等项目。

在大渡口区“五街三镇”各个角落,家庭医生团队活跃其中。他们定期深入社区、乡村,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从常见疾病的预防指导,到慢性病的长期跟踪治疗,再到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家庭医生始终陪伴在居民身边。

在跳磴镇拱桥村,村医陈柱做家庭医生也有8个年头了。这些年,他的摩托车碾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路,白大褂口袋里总揣着两样东西:一本记满487户“健康密码”的笔记本,还有厚厚的家庭医生签约手册。每周他都会按计划走村入户,为签约村民做常规检查、更新健康档案。后来,陈柱与爱人廖慢丽组成了“夫妻家庭医生团队”,共同负责拱桥村和白沙沱社区的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可能无法像临床医生一样救死扶伤,但可以成为居民的健康管家,做到‘未病先防’,一样十分有意义。”陈柱告诉记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是医疗模式的创新,对居民而言,它提供了便捷的“健康管家”服务;对社会而言,它优化了医疗生态,有利于助力“小病在社区、大病不耽误”的良性循环。

在大渡口区,像曾艳和陈柱这样的家庭医生还有很多。他们或奔波在城区的社区、养老院,或穿梭于乡村的田间地头、村舍小道,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守护健康。这些家庭医生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次次上门问诊、一回回耐心叮嘱中,将健康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把温暖送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如今,我区的家庭医生队伍逐渐壮大,现有168支“3+1+2”结构的“义渡家医”服务团队。全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已达26.7万人,全人群签约覆盖率达61.07%,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七类重点人群提供精准服务。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