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区公安分局:治堵保畅惠民生 文明出行暖人心

全媒体记者 文琰

自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区公安分局将交通治理作为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出行“急难愁盼”,从素质提升、秩序整治、设施优化三方面发力,通过精细化管理、智慧化赋能、多元化共治等多种手段,筑牢文明出行防线,打通城市交通脉络,持续升级群众出行体验。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直观体现,我们始终以‘保安全、护畅通、惠民生’为目标,把交通治理与文明城区创建深度融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大渡口区的新发展、新变化。”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素质提升与文明倡导上,区公安分局持续推动全区人行横道线“我文明靠右行”标线施划工作,目前内环以内道路已全部完成,内环以外道路逐步推进施工,全区施划率达58%。

针对校园周边交通痛点,区公安分局创新推广运用智能设备,在双山实验小学等校外路段新增“礼让行人智能提示屏”,以科技赋能助推文明礼让风尚。在19所中小学周边道路设置“护学保畅”专用限时停车区域,解决家长接送学生“停车难”问题。此前,市民反映重庆市钢城实验学校周边道路狭窄、人车混行,上下学时段拥堵频发。区公安分局联合区教委等部门,在此打造长约30米的彩色示范护学路,在7:50-8:20、16:30-17:00通学高峰实施交通管制,并组建“家长志愿者护学队”,联合民警开展巡逻疏导,获得师生、家长及周边群众广泛好评。

在秩序整治方面,区公安分局重点瞄准10类突出违法停车顽疾,采取“查处+劝导+警示”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查处违法停车行为8.2万余起,扣留、拖移车辆400余辆。针对人行道违停问题,梳理形成综合治理清单,通过短信推送开展守法提示,累计发送提醒短信5500余条,车辆违停占道现象明显减少。

设施优化是保障交通畅通的基础。区公安分局从点、线、面上全方位推进堵乱点治理,完成8个路口路段精细化改造和11个堵乱点整治,优化交通组织5处,让道路通行效率显著提升。针对老旧社区停车难问题,区公安分局采取“因地制宜、盘活资源”策略,在钢堰社区实施单向通行、压缩道路宽度施划停车位,构建3个“单向微循环”通行圈,既缓解拥堵又增加车位;在东正社区联合产权单位,利用边角空地、闲置用地建设“小微停车场”。同时,推广限时停车服务举措,设置餐饮集中路段限时停车区域7个,划设货运车辆临时停车区域1000米,设置配送货车装卸专用停车点8处,新增银行周边可变LED限时停车标志1处,获得驾驶员及企业商户点赞。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