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医防融合绘就健康新图景

“以前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测要排队挂号,现在家医团队上门服务,还免费,真是太方便了!”10月16日,春晖路街道古渡社区居民谭志明刚做完骨密度检测,就忍不住向身边的邻居夸赞。这暖心的一幕,正是我区推进医防融合工作的生动缩影。不久前,在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主办的医防融合学术交流会分会场上,大渡口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分享的探索与实践,更是让外界看到了这片土地上健康服务的蜕变。

近年来,大渡口区持续完善医防融合机制,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让健康服务真正走进百姓生活。组建168支“3+1+2+N”结构的“义渡家医”服务团队,便是其中的关键一招。

168支团队如同“168股暖流”,涌进各个社区村落。团队里,1名全科医生、1名护理人员和1名公共卫生人员构成核心力量,1名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与1名区疾控专家提供专业支撑,1名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成员搭建沟通桥梁,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灵活加入,多元力量互补,让服务响应更迅速、更精准。

谭志明的故事,就得益于这样的团队。“聚焦签约居民获得感提升,我们推出‘5次免费远程健康咨询、1次中医药特色服务体验、9类重点人群升级服务’组合政策。”大渡口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中医药服务体验有效带动超过5000名居民后续订阅付费的个性化服务包,显著增强签约吸引力。

针对9类重点人群,大渡口区在国家基本服务包基础上,遴选部分适宜的医疗服务项目作为免费个性化服务包。例如,为孕产妇提供额外一次B超检查,为老年人提供骨密度检测等。

作为独居老人,今年87岁的谭志明属于9类重点人群之一。“之前总担心自己骨头不好,想去检查又怕麻烦,家医曹新伟医生知道后,主动联系我安排上门检测,还详细讲解了骨骼健康保养知识,太贴心了。”谭志明的话语里满是感激。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居民签约家庭医生的积极性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大渡口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达26.7万人,全人群签约覆盖率61.07%,较去年提升近20个百分点,这样的增长速度,正是居民对医防融合工作认可的最佳证明。

如何弥补卫生健康资源分布不均的短板,让重点人群就近享受服务?我区创新构建的“1+6+N”家医健康驿站体系给出了答案。

“1”个“渝悦・家医有约”数字平台搭建起线上服务桥梁,“6”个标准化健康驿站筑牢线下服务阵地,“N”个嵌入社区、养老机构、企业园区的健康微驿站延伸服务触角。

据悉,驿站实行“基层为主、三级联动,平时自助、定期驻点”模式,配备的智能健康一体机、AED设备等,集成了健康自检、家医服务、应急救护与健康宣教功能。家医团队定期驻站提供基础诊疗、慢病随访等服务,非驻点日居民也能自助检测、在线咨询,真正实现 “家门口”享受便捷、专业、温暖的健康服务。

数字赋能,更让大渡口区医防融合工作如虎添翼。“疫智防控”应用让传染病防控更高效,为居民健康筑起安全屏障;“健康教育处方”为慢病患者量身定制健康方案,让慢病管理更精准;数字化接种门诊让预防接种更便捷,提升接种体验;智慧医院建设更是让挂号、缴费、查询报告等流程“一键搞定”,大幅提升便民服务效能……一个个暖心案例,一组组亮眼数据,见证着大渡口区医防融合工作的升级,也让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媒体记者 张永香)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