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文琰
“张医生,我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您看下午方便过来一趟吗?”“好的,我下午2点过来,您在家等着吧。”10月17日,新山村街道锁口丘社区独居老人李定福的一条求助短信,很快得到家庭医生黄显升回应。这样的暖心互动,如今每天都在大渡口的各个社区上演——这背后,是区卫生健康委以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创新打造集中义诊、驿站问诊、上门巡诊、线上约诊“四诊联动”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将健康守护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家庭,成为群众家门口贴心的民生底色。
“心肺复苏原来这么重要!学会了这个,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说不定就能救人!”近日,在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区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边为职工义诊,一边手把手普及急救知识,引得不少职工驻足学习、连连称赞。作为“四诊联动”中贴近群众需求的重要一环,集中义诊正以“义渡健康集市”的形式把专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截至目前,“义渡健康集市”已累计举办各类健康活动126场次,覆盖群众超14万人次,发放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预防等宣教资料2万余份。
与此同时,健康服务的触角还通过驿站问诊延伸到了居民身边。“张婆婆,今天感觉怎么样?我给您测下血糖。”在春晖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展家庭医生驿站里,家庭医生曹新伟正在为82岁的张春梅做检查。这个设立在养老院里的家庭医生驿站配备了血压计、血糖仪、检查床等基础医疗设备,还有标准化的接待区、访谈区、资料区以及诊疗区。“以前去医院真的很麻烦,要走一段路、坐半个小时公交车,到了还要排队,我腿脚不方便,去一趟很是费劲。”张春梅说,自从家庭医生驿站设立后,医生就在身边,有问题随时都能问,还能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建议。
据悉,区卫生健康委创新构建“1+6+N”驿站体系,在全区布局1个数字中枢、6个标准化义渡家庭健康驿站和N个嵌入式健康微驿站,全年开展健康监测、慢病随访、中医理疗等服务132场次,惠及群众4500余人。
对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等“七类重点人群”,区卫生健康委实施“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通过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健康风险早干预。截至目前,完成随访服务25.7万人次,其中为失能、高龄等特殊群体提供“进家门”个性化服务超9000人次,确保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无死角。
在数字化时代,线上约诊打破时空限制,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贴心管家”。区卫生健康委构建“公众号预约+小程序建档+社群咨询+热线答疑”四位一体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通线上服务闭环。截至目前,已完成出院患者随访1.3万人次,随访率88.7%,实现院内外健康管理无缝衔接。依托“家医有约”智慧平台,全区26.7万名常住居民成功签约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覆盖率61.07%,较去年跃升近20个百分点。
从厂区里的集中义诊到社区里的驿站问诊;从重点人群的上门巡诊,到全人群的线上约诊——区卫生健康委以“四诊联动”的创新实践,将健康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群众生活的每个场景,让“15分钟健康服务圈”真正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民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