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凝心聚力促发展 团结奋进谱新篇

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10月24日,大渡口区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过去五年来,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全区各级工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区域发展中心大局,锚定主责主业深耕实干,推动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工运事业焕发新活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期间,不仅圆满实现区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既定目标任务,更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区总工会斩获全国、市级荣誉23项,基层工会组织及个人荣获全国、市级荣誉累计1100项,以实干实绩书写了工会与职工共促发展的精彩答卷。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凝聚团结奋斗合力

区总工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搭建多元活动载体,让思想引领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持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次;精心策划“五一”庆祝活动,吸引20余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在沉浸式体验中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为进一步放大榜样示范效应,大渡口区组建宣讲团,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覆盖职工超1万人次,让奋斗精神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在提升职工文体素养方面,工会主动作为、积极搭台,组织队伍参与市级以上文体艺活动50余场,斩获奖项30余个;指导全区各级基层工会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近千次,吸引30余万人次参与,有效提振职工精气神,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区总工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工会业务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等宣传教育。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中,职工创作的正能量作品荣获全国、市级等次奖项21个。同时,依托主题教育、劳模宣讲等活动,有机融入《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知识普及,结合典型维权案例拆解职工法定权益要点,既帮助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又引导其明晰权益边界,切实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赋能成长展风采

激励职工建新功

围绕区域发展需求,工会以强化多元赋能为抓手,全力打造工匠培育“孵化器”。扎实推进大渡口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通过出台精准措施、打造示范企业,成功培育5家重庆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重点产业百家企业。并充分发挥劳模工匠技能优势,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模式,推动芝诺公司入选重庆市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并与重庆市商务学校共建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促成重庆市旅游学校与区内多家餐饮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紧扣区域建设重点,区总工会广泛搭建技能竞赛平台,激发职工劳动热情与创造活力。先后组织职工参与川渝、市级等各类技能大赛27场次,近5万名职工投身市级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斩获多项荣誉;独立举办或联合承办大型劳动技能竞赛20余场次,指导基层开展岗位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总工会牵头建立多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及联盟,吸纳150多名创新人才,累计完成发明创造专利140余项,逐步形成劳模工匠人才示范引领、产业工人踊跃参与、技能人才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此外,工会注重选树先进典型,积极推荐评选全国、市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激励广大职工争当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为区域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夯实工会组织基础

织密精准服务网络

工会始终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持续拓宽组织覆盖范围。一方面,深入推进规模以上企业、百人以上企业建会工作,夯实传统领域工会基础;另一方面,聚焦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主动上门对接、优化入会流程,累计新建工会167个,新发展会员1.5万余人,让更多职工找到“娘家”。在阵地建设上,建成投用多个“工会驿站”、模范职工之(小)家及职工书屋,其中多个站点和单位获评全国、市级荣誉,有效拓展了工会服务的物理空间,让职工就近享受暖心服务。

为提升服务质效,工会创新工作方式,组织机关干部赴基层开展蹲点活动,深入一线倾听职工诉求,解决职工急难愁盼;定期组织工会干部业务培训,累计培训数千人次,不断提升干部服务能力。针对新就业群体需求,探索精准服务机制,通过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技能培训、健康体检等活动,切实关爱新就业群体;打造20个新就业群体专属服务阵地,让服务更贴民心。尤为亮眼的是,大渡口区创新开发“惠新码”数字应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便捷的数字身份认证,目前已有40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注册使用。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全区工会将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以更有力的举措、更优质的服务,不断开创工会工作新局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