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一企一品
(全媒体记者 文琰)走进重庆小南海水泥厂,目之所及皆是生机与活力:干净整洁的厂区内,中央控制室的操作人员紧盯屏幕,水泥生产全流程数据实时流转;印有“南海水泥 重庆名牌”的散装水泥罐车整齐停放,即将向全国各地输送优质产品;职工生活小区与南海温泉3A级景区相映成趣,文化墙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格外醒目,无声诉说着企业“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坚定追求。

这份活力的背后,是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党委锚定绿色转型、深耕党建引领的持续实践。今年6月30日,重庆小南海水泥厂3000吨/天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尾烟气SCR脱硝超低排放EPC工程竣工验收会现场,当专家组组长郑重宣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时,全场掌声雷动。“这个项目是我们绿色转型的‘关键一跃’,总投资近2300万元。可当时水泥行业正处于低谷,筹措资金难度极大,厂党组织把这项任务交给我时,我心里既紧张又振奋。”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党委委员、副厂长胡军勤回忆道,“我们创新采用‘党建+绿色低碳+安全生产’模式,把党建引领贯穿技改全过程,党员带头攻坚,历经10个月奋战,项目投运后氮氧化物(NOX)排放稳定低于50mg/m³,真正实现了尾气超低排放,让企业绿色发展的步子迈得更稳了。”
近年来,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党委持续深化“党建与生产同频、与发展同步”的思路:一方面,党委班子成员全员下沉各部门担任主要领导,既抓党建工作又抓行政管理,在重大决策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设立“党建创新工作室”,以党内主题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党员先锋工程、技术攻关、“师带徒”等活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2018年初,面对市场对低碱水泥的迫切需求,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党委迅速组建“党建+技术创新”低碱水泥技术攻关小组。党员骨干带领团队分工协作、日夜钻研,仅用两个月就成功研发出低碱水泥并投放市场,不仅赢得用户广泛认可,当年还为企业增收4800余万元。此后,这一模式持续发力:袋装水泥装包线除尘改造、新增水泥磨矿渣粉给料系统、冷却水循环利用……多项技改项目中,党员牵头自主研发设备,累计节省投资近200万元。
党建引领下,企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厂长邱尼丁先后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章、大渡口区工业优秀企业家称号;2021年,烧成车间被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2022年,职工鲜开华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职工李军获评“重庆市文明驾驶人”。
党建不仅是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和谐的“稳定器”。2024年,成渝铁路改造工程金家岩隧道施工涉及该厂职工生活小区,128户居民提出拆迁安置诉求。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党委在上级党委统筹下,党员干部主动上门倾听诉求、耐心解释政策,最终圆满化解矛盾;同时,还啃下了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硬骨头”,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和谐稳定的环境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愈发凸显:从技术创新到文明创建,从火灾扑救到矿山生态修复,处处都有党员的身影。企业还主动扛起社会责任,为周边村民修建住房、硬化道路、保障供水,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彰显企业担当。
在人才培养与组织建设上,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党委同样毫不松懈。鼓励职工参加自学考试,已有6人取得工程师证书、1人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证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学、“理论+实践”融合学模式,让党建工作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探索更多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党委书记吴慧艮表示,“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把‘红色引擎’的动力充分释放,推动企业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