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春晖路街道:商圈网格惠民生 服务贴心暖民情

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文/图

“李医生,最近我感觉头晕,请问怎么回事?”“网格员,您好!这里能办理退休认证吗?”……10月23日上午9点,位于九宫庙步行街的“春晖里”网格党群服务站刚开门,便被此起彼伏的问询声填满。这个扎根商圈的“红色阵地”,正以鲜活的服务场景,勾勒出春晖路街道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图景。

“春晖里”网格党群服务站(简称“服务站”)作为街道落实党建统领“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通过“春晖·先锋站”“幸福·连心栈”“春晖·共治里”三大板块,将党建力量、服务资源、治理效能延伸至街头巷尾。“我们把群众需要作为出发点,让服务站不仅是‘阵地’,更是‘连心桥’。”春晖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份,该服务站正式开门营业,虽然仅20平方米,但是从党员报到机制到高频事项办理,都力求“精准对接需求”。

据介绍,服务站的“春晖·先锋站”板块,是党员发挥作用的主阵地。今年61岁的退休外科医生李辉,从泸州市搬迁到大渡口区,得知新华社区招募“暖心合伙人”,他第一时间到服务站“先锋报到点”登记。“我不仅是一名医生,也是社区的一份子,就想尽快融入,为大家做点实事。”李辉告诉记者,当得知社区里老年人较多,健康咨询的需求特别大,他当即决定,每周利用业余时间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

此外,服务站的“先锋积分榜”更成为激励群众参与的“风向标”——参与一次宣讲积5分、协助调解纠纷积10分……当记者询问李辉怎么看待这个积分榜。他真诚地说:“这个积分榜特别好,它就像一个‘风向标’,让大家主动参与基层治理。以前可能是‘要我参与’,现在是‘我要参与’。我也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成为社区治理的‘合伙人’,让咱们新华社区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针对群众办事“跑远路、耗时长”的痛点,服务站“幸福·连心栈”还推出了“3+10幸福快办”机制,让服务更具“温度”与“速度”。“两委领班+社工坐班+网格走班”的服务模式分工明确:新华社区“两委”负责督导服务质量,社工提供专业咨询解答,网格员则上门解决行动不便居民的难题;生育服务证办理、医保参保登记、退休人员指纹认证等10类高频事项,在服务站即可“路上办、马上办”。“这个服务站建在商圈步行街,真是太方便了。”59岁的刘文芳介绍,老百姓想咨询社保、办个证明等,都不用专门再跑别的地方,路过的时候顺道就把事情办了,多省事儿啊!

“春晖·共治里”板块,则以“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治理模式,让服务站成为汇聚多方合力的“枢纽”。“引进来”方面,服务站打造了“爱心吧台”,为快递员、外卖小哥、游客提供歇脚和喝水服务,同步收集他们反映的社情民意;“走出去”方面,网格员定期走访周边商户,组建“一企帮”服务队,每月开展免费理发、血压测量等便民服务。“我们还邀请服务对象对工作进行评价,根据反馈持续优化服务,让治理更贴合群众期待。”春晖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春晖里”网格党群服务站亮点频出,从10分钟“微宣讲”传递政策强音,到“马上办”服务高效解民忧;从党员积极报到发挥先锋作用,到群众广泛参与共治,将党建阵地扎在群众身边……春晖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会以“春晖里”网格党群服务站为样板,大力推广“服务站 +”服务模式,依据区域特性优化服务,让居民方便、就近享受政策咨询、预约办理等服务,真正实现“党建暖人心、治理有成效、服务更贴心”。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