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文/图
“扫码能进小区,能了解相关的政策、学习职业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等,还可获得相应积分并兑换商品,这应用就是个‘百宝箱’!”近日,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区顺丰速运快递员梅连文的话语,道出了新就业群体的真切获得感。

这份便捷的背后,是区总工会依托“数字重庆”于今年2月开始打造的“新就业群体之家”应用。作为新就业群体的“超级数据库”,它的服务触角已延伸至思想、生活、成长、维权的每一个角落,自今年8月在“渝快办”APP上线以来,正成为外卖员、快递员等八大类新就业群体的“一站式服务港湾”。
在基础功能层面,应用整合了思想引领、政策解读、活动中心、积分中心、心理健康、帮扶救助、争议调解、资讯动态八大核心模块,更针对性设置先进典型专区树榜样、成长空间供技能学习、社区前哨专区搭治理桥梁、服务阵地网点标就近驿站,让多元需求皆能找到回应出口。
今年25岁的美团外卖员余双江,就通过“成长空间”找到了职业提升的方向。“之前送单全靠‘蛮干’,看平台推荐的外卖运营技巧课程后,学会了规划路线、预判订单,现在单量比之前多了近三成。”他还常利用送餐间隙在“资讯动态”里查看政策,“之前不知道有技能补贴,看了解读就去申请,省了不少培训开支。”
信息整合的“智能感”,让服务更贴人心。应用收录用户个人数字身份与党员信息,汇总就业、培训、维权等政策资源,用户通过“渝快办”一键登录,即可实现服务“智能匹配”,免去线下奔波之苦。而“惠新码”的嵌入,更是直接破解了骑手、快递员“进小区难”的配送痛点。
为破解新就业群体“流动强、组织难”的困境,应用创新推出“一码全程服务”模式,让服务始终“跟人走”。每位用户的专属二维码,能直达政策咨询、学历提升、工会驿站等十余项服务;通过“随手拍”上报社区问题、参与志愿活动,还能累积积分——这些积分不仅能兑换新世纪商都购物折扣、本地肘子火锅店代金券等福利,更可作为入党推荐、“最美新星”评选的重要依据。
权益保障的“多层级防护网”,则守住了新就业群体“稳稳的幸福”。救助帮扶覆盖就业、生活、助学、医疗、公租房申请、法律援助六大领域;争议调解环节,区总工会联合法院、人社局等8部门组成“维权天团”,联动处置劳动纠纷;建立“工会+平台企业+劳动者”集体协商制度,就劳动定额、抽成比例等核心问题面对面沟通,从源头守护权益。
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应用功能,推动“大渡口经验”向外推广,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为新就业群体赋能。截至目前,该应用已吸引8300余人注册,未来将继续完善服务体系,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