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涵菓 通讯员 陈轶博 文/图
10月28日,位于建桥工业园区的宝武特冶航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特航研”)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派繁忙景象。在管材生产线上,操作工人正全神贯注地操控着轧机,对一根根高温管坯进行精准轧制;进入板材车间,工人们正一丝不苟地对每一块即将出厂的高强度板材进行最后的尺寸复核与表面检验,确认无误后,再稳稳地吊装上车;在特钢事业部,检测人员正利用先进的超声波探伤设备,为特种钢材做“全身扫描”,确保交付的每一件产品都满足最严苛的质量标准……

宝特航研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航天、航空、兵工及新能源领域所需的高性能特种钢及合金等先进金属材料的研究、制造与服务。先后参与东方红卫星、长征火箭、神舟飞船、涡扇系列发动机、第五代战机、东风猛士轻型高机动作战平台用高性能材料的研制。获得“全国钢铁行业先进集体”“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市企业创新奖”等荣誉。
“装备升级,材料先行”,这一原则在现代军工领域尤为重要。以高温合金为例,其性能每提升10摄氏度,航空发动机的推力可能增加5%,超高强钢防护等级的每一次提升,都能显著增强武器的防护能力。宝特航研目前主营产品有高温合金、特种冶炼不锈钢以及超高强钢。多年来,企业致力于解决关键核心材料“卡脖子”问题。
“今年前三季度,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形势复杂的挑战,宝特航研全面推进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宝特航研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谢传新介绍道,宝特航研坚持“项目为市场,科研变产品”管理机制,面向发展需求,不断探索高端装备用高性能先进金属材料前沿科技。
今年9月,宝特航研参与的“抗疲劳高弹性稳定性合金材料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形成了从材料研发、元件成型、性能表征到考核应用的完整创新链,突破了重大装备用高弹性稳定性、高疲劳寿命弹性合金与元件制备系列关键技术,满足了高辐射、宽温域、动载荷、强振动等严苛服役条件下对产品疲劳寿命和弹性稳定性的要求,实现了产品在国家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的推广应用。
进入四季度以来,宝特航研紧抓市场回暖机遇,围绕提产量、增利润、缩工期、保交付等关键环节全面发力,聚焦关键核心指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力以赴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在市场开拓方面,宝特航研积极对接主要用户,全力争取订单,力争在四季度实现7300万元的销售目标,为全年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为激发全员干劲,宝特航研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开展“奋战四季度,打好收官战”劳动竞赛,通过设立专项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攻坚克难、提质增效的浓厚氛围。
在夯实产品竞争力方面,宝特航研双管齐下,一方面扎实开展“百日质量行动”,持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新品研发与应用,例如加快公司产品型号在国产大飞机领域的适航认证进程、推动新研发的高强度板材在行业内的实际应用,以创新驱动发展。
此外,宝特航研在全力冲刺四季度的同时,也已着手谋划2026年的发展规划,力求提前布局,为助力大渡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