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文/图
11月3日上午,记者在建胜镇民胜村看到,深秋的阳光穿过民胜村的柏树枝桠,洒在连片“换新装”的农房上。明黄色真石漆外墙映着蓝天,浅灰色瓷砖墙体搭配整洁的柏油路,村民农房的墙面上一幅幅美景彩绘,路过的村民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

“以前房子外墙掉皮,现在不仅墙刷得亮堂,还画上了漂亮的图案,住着太舒服了。”民胜村村民何昌菊笑着说,村里的环境也在优化升级,硬化后的院坝还添了休闲长椅,听说还要种上三角梅,等明年春天,村里都是花,以后坐在长椅上看花,比城里公园还舒服!
当前,民胜村正在进行2025年度市级美丽移民村项目建设,共涉及177栋农房、500多户村民。“此次改造工程对农房外立面进行了提档升级,从统一成整体暖黄色调到细节装饰全方位提升农房颜值。”民胜村负责人介绍,庭院整治工程同步推进,成为村民生活品质的“加分项”,增设休闲长椅供村民休憩,更计划用1200余株三角梅打造花景,搭配2000余平方米野花组合——虞美人、波斯菊、百日草、金鸡菊将次第绽放,民胜村实现“房美、院净、景优”的乡村新图景越来越近……
这份看得见的改变,是民胜村多年来践行乡村振兴发展理念的生动延续。
近年来,民胜村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乡村振兴战略,一边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打造“小微生特”宜居村庄示范点,用环境改善夯实民生幸福根基;一边积极探索增收路径,通过公开招标的规范方式盘活资产,将租赁期限、租金标准、权责义务一一明确,在扮靓乡村“颜值”的同时,也为村民蹚出了稳定的“致富路”。
“自2014年以来,我们通过主动招商,吸引了3家机械制造、汽车维修企业入驻。同时,村委会还主动对接周边‘网红’餐馆,以家常菜闻名的仁利饭店、主打特色风味的黔江鸡杂等,现已有4家餐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民胜村负责人介绍,如今,村集体经济收入比五年前涨了三倍,已突破100万元,村级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
同时,民胜村落实落细农耕帮扶工作,实施种子惠民工程,推广“京科糯”玉米优良品种。截至目前,已发放玉米、花菜种子13200包,指导栽种李子及香椿树苗4200棵。“民胜村靠长江,空气湿润、气候好,便走上了‘特色种植、规模发展’的路子,由村干部带着村民们去考察,请教农业专家,最后选定了甜糯玉米。”民胜村负责人说,当前,村里年均种植玉米100亩,年产量约12万斤,年收入约60万元;年均种植花菜50亩,年产量约10万斤,年收入约25万元。
在外打工多年的村民何波看到家乡的变化后,带着积蓄返乡开办农家乐,地道的农家菜配着好风景,一到周末就坐满了人,何波的农家乐还带动了当地的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以前在外地打工,总惦记家却怕没活儿干。今年回来见村里路通了、游客多了,就想着开农家乐试试。现在每天炒村民自己种的菜,客人吃得开心,我也踏实。还能拉着村民们一起干,大家不用外出就能挣钱顾家,这日子比在外漂泊强太多!”何波兴奋地说。
如今,民胜村村民“致富路”正越走越宽,农房靓了、产业兴了、人气旺了,村民们脸上满是笑意。下一步,民胜村还将持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农特产品展销区让甜糯玉米、生态花菜走向更多游客,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