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茄子溪街道:党员“代办团”在身边 百姓难事变小事

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文/图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茄子溪街道,一个党员还发展成为一个“代办点”,专为所辖社区居民分忧解难。

今年72岁的刘兰菊,第一个报名加入党员“代办团”。人代办、跑腿很辛苦,大家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劝说她别累着自己。刘兰菊却说:“别看我已经70多岁了,可我精神十足、身体状况都不差,请组织上看我服务效果吧!”

很快,她就接到了第一项“代办任务”。一天,家住新港社区的八旬独居老人王奶奶,向刘兰菊吐露了心事:“这些年我攒了点养老钱,我就一个人,钱放家不放心,也怕万一犯糊涂了管不好,想存起来也不明白咋存,出门腿脚还不方便……”

刘兰菊一边安慰,一边亮身份:“老姐妹儿,有啥事别犯愁,我帮你,我是街道党员‘代办团’的成员,如果你放心的话,我陪你一起去银行存。”这可说到了王奶奶心里:“瞧你这话说的,有啥不放心的,那真是太好了!”说完,王奶奶带上身份证和存款,与刘兰菊一起到银行去了。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茄子溪街道时常上演。为破解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难、跑路难”的痛点,街道依托“在职党员报到”制度,组建起一支由56名党员骨干牵头的党员“代办团”。该团队先通过社区网格员逐户摸排,建立起涵盖需求类型、办理事项、联系方式的特殊群体服务台账,再根据台账“接单上门”——小到医保缴费、证件代领,大到社保认证、政策咨询,全程代办各类政务服务。今年以来,党员“代办团”根据所辖社区任务清单,已累计服务超400件事项。

“其实,党员‘代办团’志愿服务受益的不仅是群众,党员们同样在奉献中得到了自我的提升。从生活的小事紧要事出发,将心比心,为身边人解忧解燃眉,于我而言自然是乐意之至,无需言谢,一个舒心的微笑足矣!”35岁党员冷雪如是说。

而党员“代办团”,只是茄子溪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街道党工委紧扣“红色铸魂、服务连心、治理增效”三大主线,一边创新党员教育载体,让理论学习“活”起来;一边延伸民生服务触角,让实干担当“实”起来,逐步构建起“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服务群众的脚步,从未止于“代办”。茄子溪街道在所辖社区设立“红色议事厅”,由党员牵头组织“邻里议事汇”——电梯更换的方案怎么定、停车泊位如何规划、社区环境怎么整治,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党员则当起“协调员”“监督员”,推动问题从“议”到“办”。如今,已有1个社区顺利实现24部“老电梯”换新,2230余户居民“垂直出行”更安心;3个社区通过议事制定的停车管理方案,让“停车乱”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街道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划分出50个党员责任区,160余名党员下沉网格兼任“网格员+党员联络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在党员教育上,茄子溪街道打破传统“会议室党课”的局限,打造“行走的党课”品牌,让教育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在职党员、退休党员主动认领“街巷长”“楼栋长”职责,带动220余名群众加入志愿队伍,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良好氛围。下一步,茄子溪街道将积极探索“党员主动报道+志愿者加入”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精细化、特色化、常态化,力求服务更为“精心”、群众更感“暖心”、为民服务更显“初心”。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