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莎姐”登上央视《面对面》栏目

(全媒体记者 文琰)11月2日晚,央视《面对面》栏目推出“守护少年的你”特别节目,将镜头对准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以下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团队中,来自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的“莎姐”们,用21年初心不改的坚守故事,让无数观众动容。

作为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先进集体,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起点,是2004年在大渡口区检察院诞生的“莎姐”青少年维权岗。21年间,这支队伍完成了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蜕变——团队从最初7人发展为500余名检察官组成的庞大队伍,维权岗从1个拓展到45个,更吸纳了1600余名社会志愿者、41个社工组织和100多位心理咨询师,组建起全方位的“护未联盟”。

节目专访中,大渡口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第一代“莎姐”梅玫,向全国观众揭开了“莎姐”品牌的诞生初心。“当时就是想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既懂法律又懂他们的地方。”梅玫在专访中回忆,2004年,她与6名同事因涉罪少年的庭审泣诉,共同组建起重庆首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莎”字既取自团队成员之名,更寄寓着莎草向阳生长、治病救人的寓意。

在专访镜头下,“莎姐”打造的温情司法样本被生动呈现。由团队参与推动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中心,蓝色温馨空间取代冰冷审讯室,检察官、警察、医生协同办案,一次询问完成取证与心理疏导,彻底终结“二次伤害”。而在校园普法现场,兼任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法治副校长的梅玫,开创了“玩在一起、学在一起”的普法新模式——通过法治电影、辩论赛、情景剧排演等形式,把生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少年们听得懂、用得上的成长指南,让法治种子在欢声笑语中扎根。

从最初的少年帮教到困境儿童守护,从家庭教育指导到网络空间净化,从民事公益诉讼到“一站式”询问救助,21年来,大渡口的一颗火种已从“你们在哪里”的锥心之问汇聚成“我们在这里”的坚定回应。

“惩罚一个孩子很简单,但引导一个孩子走上正途却不易。”梅玫在节目中的这句感言,道出了“莎姐”的心声。正是这份“为孩子多做一点”的坚守,让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在21年间托起了无数少年的明天。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