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里的大渡口
全媒体记者 文琰
在跳磴镇西部的中梁山余脉,拱桥村东接沟口村、南邻蜂窝坝村、西连九龙坡区陶家镇树立村、北望新合村。这片藏于群山间的村落,因一座百年石拱桥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故事,也赋予了“拱桥村”这个地名最鲜活的生命力。
据当地老人们回忆,村里的“大河沟”人工渠流淌百年,曾是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脉络。早年“大河沟”上建有一座简陋的石板平桥,虽为村民的出行和赶场提供便利,却屡遭山洪冲垮,成为制约村落联通的阻碍。
1913年10月,村民与乡绅共同集资,将简陋平桥改造成坚固的石拱桥,“拱桥村”因此得名。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石拱桥,最特别的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奇特轶事。按最初的设计,在石拱桥的桥身两端,分别雕刻着一个龙头和一条龙尾,本应是龙头昂首在前,龙尾迤逦在后。可在桥梁剪彩通行当日,敲锣打鼓庆贺的村民们却发现,不知是石匠的粗心大意,或者是图纸的错位缺失,龙头竟被调转了180度方向,目光直直朝向了龙尾,这一意外让现场的村长和族长们面露凝重。更令人不安的是,此后有几位协助安放龙头的村民接连遭遇变故。为化解危机,最终村民一致决定打掉错位的龙头,“桥龙见尾不见首”的故事也随之流传下来。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拱桥村已然焕发新生,周边的田园风光与特色民宿吸引着市民前来休闲打卡。这座承载着村民智慧与遗憾的石拱桥,成为地名里最鲜活的注脚,也为大渡口区地名文化增添了浓厚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