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高祎恩实习生 陈雨昕
在茄子溪街道四达路的一条老街巷中,一间不足十平米的修表店隐匿于市井烟火之间。玻璃柜台内,螺丝刀、放大镜等修表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表店老板正手持镊子,小心翼翼地拆卸着一枚机械表的机芯。

1970年出生的刘代九,与修表的缘分始于家庭熏陶。“父亲是修表师傅,小时候看他拆表、洗油,觉得比玩玩具有意思。”55岁的刘代九告诉记者,15岁那年,他正式跟着父亲学艺,岁月在他的指尖留下厚茧,也赋予他一项独特本领——仅凭听表声,便能精准判断故障所在。
学艺有成后,刘代九背着工具箱,在解放碑摆起流动摊位,成为当时街头常见的“修表郎”。“那时候解放碑人来人往,每天能接几十单生意,修表不仅是谋生,更是和不同人打交道的乐趣。”
后来,刘代九在大渡口区定居,并在茄子溪街道租下一间门店,就此开启了自己的修表生涯。
刘代九投身修表行业30余年,他亲眼见证了行业变迁:“特种行业”标签褪去,转型为服务行业。即便如此,他始终坚守纯手工修表。这些年,顾客送来的手表款式愈发多样。同时,他也亲历修表价格随时代而变。为精进技艺,他特意拜上海修表师傅为师,在日复一日的钻研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修表水平。
“30年前,给手表做一次保养仅需1.5到2元。”刘代九回忆,随着时光流转,保养价格也水涨船高,如今国产手表保养要50至100元,国外手表保养则需100至150元。不过,价格变动并未影响刘代九的口碑,老顾客一直认定九九钟表店。
如今,刘代九的客源范围越来越广,覆盖了渝北、沙坪坝等多个区域。不少人通过地图搜索找到这里,每月约有200名顾客慕名而至,其中多数都是追随多年的忠实顾客。
在众多顾客中,一位来自上海打工者的故事,让刘代九一直难以忘怀。“大概1995年,一名上海小伙子来店里修表,说是祖传的老上海牌手表,不小心摔停了。”刘代九花了一下午时间拆洗机芯、更换受损零件,不仅修好了手表,还免费做了保养。此后三年,小伙子每隔几个月就会来店里,有时修表,有时就单纯顺路聊聊天。后来,小伙子带着手表来做最后一次保养,说自己要回老家发展了。“他说这表不仅是计时工具,还装着在重庆打拼的回忆,让我一定帮他好好保养。”刘代九至今记得,小伙子离开时反复叮嘱,那份对老物件的珍视,让他更坚定了把修表手艺做下去的决心。
刘代九对待每一块手表都格外认真,先详细了解故障情况,再用放大镜细致观察机芯,洗油、检查配件、调试走时等步骤层层推进、一丝不苟。除了基础的保养服务,他还能提供表带、电池、外壳更换等专项服务。“机械表机芯包含数百个零件,稍有装配失误就会影响走时精度。”刘代九直言,修表既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即便再小的零件,也坚持选用合格产品。
目前,刘代九收了八个徒弟并倾囊相授修表技艺。关于店铺传承,他计划再经营五年便退休,将店铺托付给可靠的徒弟。“尽管当下年轻人多依赖手机计时,但仍有不少人重视手表的情感价值,这也是我坚守这门老手艺的初心与意义。”
三十载春秋更迭,无数钟表在九九钟表店“起死回生”,静静镌刻下这座城市的岁月痕迹。于快节奏的当下,这间藏于老巷的修表店,似时光驿站,留存着手艺温情,也满含对旧时光的深情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