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跃进村街道:“跃·和万家”织密多元共治调解网

全媒体记者 黄兰清 文/图

“终于拿到钱了,近一年悬着的心,可算踏实了!”11月10日上午,在跃进村街道“跃·和万家”调解室内,市民冯林(化名)和59名工友紧紧攥着装着工资的塑料袋,脸上满是喜悦之情。这场涉及60名工人、拖欠近一年的300余万元工资纠纷,在街道“跃·和万家”调解品牌的推动下,仅用3天便圆满化解了。

据悉,这60名工人均来自跃进村街道辖区内一家建设公司。此前因企业资金周转不畅,近一年的工资始终未能按时发放。眼看年关临近,家庭开支压力陡增,工人们多次与企业协商无果,情绪愈发激动。跃进村街道司法所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复杂纠纷联动调”机制,迅速联合劳动监察部门、工会及专业律师组成专项调解组,主动介入纠纷处理。经过3天时间反复沟通与协调,企业最终承诺一次性支付拖欠的300余万元工资,并在约定时间内将工资足额发放到每名工人手中,一场劳资纠纷就此平息。

“这是我们‘跃·和万家’调解品牌‘多元共治、源头化解’理念的具体实践。”跃进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重钢职工及家属的主要居住地,街道辖区长期呈现“特殊人群多、老年人多、老旧房屋多”的特点,人员结构复杂,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物业纠纷等矛盾频发。今年以来,跃进村街道创新打造“跃·和万家”调解品牌——“跃”取自街道名称,“和”以“和气、和谐”为宗旨,既强调通过调解化解矛盾、修复关系,更传递“调解服务深入万家灯火”的人文温度,通过机制创新与特色载体,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筑起坚固防线。

为破解基层矛盾“发现难、介入难、化解难”的问题,跃进村街道打破传统“坐堂问诊”模式,建立“排查—分流—调解—回访”全链条机制。在排查预警环节,街道将辖区划分为56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与1名调解信息员,实行“每日巡查、每周汇总、每月研判”制度,重点排查高频矛盾与涉企、涉众型潜在风险;同时依托基层智治平台,网格员可实时上报纠纷线索,系统会按“紧急、一般、潜在”自动分类标注,司法所则根据线索等级快速响应——紧急纠纷2小时内介入,一般纠纷24小时内对接,潜在纠纷72小时内上门评估。矛盾类型不同,调解方式也需“量身定制”。

与此同时,跃进村街道还推行“分级分类”调处机制,让纠纷化解更高效:对邻里口角、小额赔偿等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易纠纷,由网格员、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等“网格N力量”当场调解,平均耗时不超1小时,居民满意度达98%;对涉及多部门、跨区域的复杂纠纷,启动“司法所+职能部门+法律顾问”联动机制;对涉法涉诉、历史遗留的疑难纠纷,则依托由退休法官、律师、老干部等20余人组成的“疑难纠纷专家库”,实行“一案一专家”破解……

除了机制保障,跃进村街道还培育特色调解载体,让服务更贴民心。其中,“谢大姐解忧桥”便是居民口中的“家门口和解站”——由退休社区书记谢瑜担任调解员,凭借威望高、熟社情的优势,用“拉家常”的方式化解邻里、物业纠纷190余起,化解率达99%。

如今,“跃·和万家”调解品牌已成为跃进村街道基层治理的“金名片”。截至目前,该品牌已提前介入矛盾纠纷100余起,化解各类纠纷300余起,用有速度、有温度的调解,让辖区更和谐,居民生活更安心。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