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大渡口现代物流服务业提质升级

全媒体记者 文琰 文/图

“从货车进园区到装货驶离仅用15分钟,智能仓储系统“钢联网仓”让我们的紧急订单交付效率提升好几倍。”近日,在重庆龙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文实业”)钢材市场,重庆某大型汽车零部件冲压企业采购人员通过“钢联网仓”客户端系统完成钢材提取申请,运货司机经手机预约后快速装货离场。这一高效场景的背后,是大渡口区立足“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要求,紧扣“3216”产业格局,推动现代物流服务业提档升级的生动实践。

作为“3216”产业体系中6个现代服务业之一,大渡口区现代物流服务业正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抓手,实现从传统仓储运输向智慧供应链服务的跨越。其中,龙文实业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智能仓储系统“钢联网仓”,成为本土物流数字化转型标杆。自1994年成立以来,龙文实业发展成为了从事金属材料领域里的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金融服务、软件开发等业务的综合性企业。2017年获评商务部“全国百家百亿重点联系市场”,成为西南钢材物流重要节点。

针对传统钢材仓储“找货难、效率低”痛点,龙文实业自主研发的“钢联网仓”智能仓储系统,构建起覆盖原料、物流、产品全链条的智慧钢贸生态体系。“以往客户办理业务需往返服务大厅,现在通过客户端可完成自主申请、车辆指派、进度查询等全流程操作。”龙文实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实现计费、支付、开票、出门条打印全线上办理,不仅大幅缩短提货时间,更让仓储管理实现数据化管控。此外,该系统还提供增值服务,与银行合作开发了“仓单质押”功能。截至目前,龙文钢材市场入驻企业300余家,今年上半年交易额达67亿元,近五年仓储吞吐量年均突破350万吨。

与此同时,万吨通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同步发力,已吸引400余家经销商入驻,上半年交易额约40亿元,与龙文钢材市场形成互补发展的物流市场格局,夯实区域物流基础。

规上企业的突破则为物流产业注入国际化功能。成立于1998年的重庆华茂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华茂”),近期通过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备案,成为大渡口区首家拥有国际道路运输资质的道路运输企业。“这标志着我们从‘国内物流服务商’升级为‘国际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重庆华茂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深耕物流领域27年,在整车运输、大件物流等领域积累深厚,已与多家汽车主机厂及供应链管理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与传统公路运输相比,国际道路运输实现了“门到门”“港到港”“站到站”的精准运输,全程不换车、不倒装,既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货损风险,也无需企业缴纳过境关税担保金,大幅减少货物在口岸滞留时间和企业运输成本。“借此,重庆华茂可合法合规开展覆盖东南亚、中亚乃至欧洲的跨境运输,提供国际多式联运服务。”重庆华茂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国内仓储配送+国际跨境运输”的双轮驱动业务格局,构建高质量物流服务体系。

在2025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大渡口区与渝缅集团签约1.2亿元,投资建设国际航空物流结算中心项目,该项目将作为集团国际物流结算业务的核心承载平台,全面承接集团国际往来货物运输及客运的结算业务。项目落地后,国际航空物流结算中心将承接渝缅集团2架飞机100%的国际物流结算业务。预计正式运营后五年内,结算规模将超过35亿元,其中货运约33亿元,客运约2亿元,占重庆中缅航空物流结算市场的35%以上。到2030年,结算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市场占有率稳定在40%以上,将使大渡口区成为西南地区中缅航空物流结算的核心平台。

从龙文钢材市场“钢联网仓”升级到重庆华茂国际化突破,再到航空物流结算中心签约落户,大渡口区正勾勒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图景。下一步,大渡口区将持续紧扣“3216”格局,推动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让现代物流成为区域产业发展“大动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