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大渡口新闻
您的位置: 大渡口新闻
秋田齿轮:生产线开启24小时运转模式

全媒体记者 朱晨鹭 文/图

11月19日,在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秋田齿轮”)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机械臂带着规律的嗡鸣精准摆动,抓手稳稳钳住齿轮毛坯,有序完成铣削、打磨等工序;操作台前,工人们一边紧盯屏幕上的参数曲线,一边仔细检查生产完工的齿轮。为赶制四季度骤增的订单,这里的30多条生产线上全部开启24小时运转模式……

四季度公司汽车、摩托车齿轮订单量较三季度增长了20%,骤增的需求推动企业进入全面生产状态。面对挑战,秋田齿轮迅速将市场保供定为核心目标,在车间掀起生产劳动竞赛——车间之间比产能增速,班组之间比工序合格率,员工之间比操作熟练度,每周评选“生产标兵”“高效班组”,用荣誉证书和绩效奖励点燃干劲。与此同时,近两个月来,公司管理干部、办公室后勤人员主动化身“生产义工”,每晚下班后和周末轮流走进车间,重点攻克齿轮热处理、精度检测等10余项瓶颈工序,在订单增长的压力下实现产能提升10%。

尽管产能有所突破,但与市场需求仍有差距。秋田齿轮派出12名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扎根车间对每道工序进行排查优化——通过调整机床参数、改进加工工艺,成功将单个齿轮的生产时间缩短了8秒;针对场地限制,重新规划生产线布局,新增的5台智能机床也已完成安装调试,为扩大产能注入新动力。此外,公司还梳理整合15家供应商资源,将部分标准化齿轮订单合理分流,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加强质量管控,与供应商形成产能联动,共同筑牢订单交付的保障线。

“除了赶制四季度订单,我们的销售精英也已进驻全国各主要战略客户现场办公,抢占明年新车型订单。”秋田齿轮党委副书记杨远明介绍,目前公司已锁定订单占明年产能的70%,其中新能源齿轮占比超过60%,结构优化远超预期。。

2025年四季度既是全年工作的“临门一脚”,更是为明年发展蓄力的“关键一程”。

“前三季度我们集中攻坚啃下‘硬骨头’,在智能制造方面顺利完成12条汽车齿轮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三成以上。”杨远明说,如今攻坚重心已转向技术突破的“最后一公里”——四季度公司将集中技术骨干力量,推进AI视觉检测系统的核心研发与多场景调试,让精密检测的误差控制在微米级,为明年技术的全面产业化运用筑牢根基。

在绿色攻坚方面,秋田齿轮通过AI系统对高耗能设备进行动态调度优化,同时开设“金点子”征集通道,从车间操作工到技术工程师,全员为节能减排出谋划策,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各环节。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底气所在,我们计划今年年底前再引进120名高技能员工。”杨远明表示,当前人力资源部正带着定制化岗位方案走进高校,对数控、智能控制等急需紧缺岗位实行“一人一策”,从薪酬福利到职业发展全程精准对接,为企业提质增量备好“人才弹药”。

谋创新则方向明,强质量则发展稳。秋田齿轮紧扣发展目标精准发力,以“冲刺”姿态坚守“决胜”信念,聚焦智造、绿色、人才三大攻坚任务,全面冲刺年度生产经营目标,既为全年收官交上满意答卷,也为来年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