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民间历来就有在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但是由于地域差异,南北两方所食用的“元宵”又有所不同。
北方吃元宵。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其切成小块,蘸水后在糯米粉中反复滚圆至大小合适。它的表面是干的,所以在水里煮开外皮会塌陷。煮熟需要较长时间,多为10分钟以上里面的馅才可以完全煮好,因此人们多选择油炸来吃,还可拔丝、蒸、烤等多种烹制方法。
此外,不少地方过元宵节还有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猜灯谜、划旱船、扭秧歌等传统民俗活动。万民同庆,欢聚元宵,闹出新一年的期盼,闹出新一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