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渡口网 >
您的位置:
重庆日报点赞大渡口生态建设:推窗见绿 出门见景 四季见花

9月22日,《重庆日报》头版“喜迎二十大书写新篇章”栏目推出的重点报道《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重庆基本形成山青水绿城美生态格局》中,多次点赞我区生态建设。

大渡口桥梓塘立交下郁郁葱葱,新栽植的翠芦莉柔化了附近高楼与立交桥的线条,与道路两旁挺拔的香樟相映成趣……

9月21日,秋雨后的重庆,处处彰显山水园林城市的独特之美。

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城市特色,在山水上做文章,在园林上下功夫,提升城市整体风貌——5年来,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12544.11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33平方米,基本形成山青、水绿、城美的自然生态格局。

市城市管理局公园管理处处长王皓敏介绍说,近年来,我市开展了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增绿添园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在市民居住地周边建设社区公园、小游园300余个,不仅增加了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还通过形式各样的主题,厚植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不仅如此,随着市民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提升,“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成为市民普遍期盼,因此,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口袋公园应运而生。

根据规划,今年内全市将建设50个口袋公园,截至今年8月底,已建成口袋公园38个,面积20万平方米,市民家门口的“小氧吧”处处可见。

十九大以来,重庆以综合公园为重点,以专类公园为特色,以社区公园、游园、口袋公园为补充,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城市公园体系,提高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努力实现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需求。数据显示,近5年来全市新建各类城市公园400余个,投用社区体育文化公园117个。截至目前全市城市公园逾2000个(含社区公园和游园),初步实现了“城在园中,园在城里”。

在重庆,山水湖泊、城市公园、绿地、湿地、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公共空间共同构建起了集城市人文资源、地域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的山城绿道。

绿道还将城市各组团内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小区、商圈等重要活力源进行串联,形成较完整、连续的公共开放空间,为社区居民散步、休闲等提供方便。

截至目前,我市四季有花赏、年年树常绿的城市绿道已完成23条,共计100.48公里。市城市管理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处长廖聪全表示,“在未来几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山城绿道建设,将城市山水自然资源、历史文脉串联起来,彰显重庆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为市民创造更多绿色出行选择。”

再过一段时间,秋冬季的重庆将绽放别样的风彩——中心城区处处能见红色的水杉、黄色的梧桐,巫山的红叶,城口和南川的彩林,万州的中山杉……五彩斑斓的城市像打翻了的调色盘,令人沉醉。

“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实施园林绿化品质提升专项工程。”廖聪全介绍说,我市以绿色打底,系统实施山头、江岸、桥头、道路、节点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统筹考虑林相、季相、花相,这些精细的手段让重庆不仅春夏美丽,秋冬更呈现出五光十色、斑斓艳丽的姿态。

大渡口区迎宾大道南段,绿化工人正忙着将枯黄的植物一一清理,重新翻耕后的土壤将栽植矮牵牛。“矮牵牛生长能力极强,一个月就能看到花球,到时候道路两旁会变成粉红色的海洋。”大渡口区绿化工程处副主任路飚称。

十九大以来,重庆针对公交港湾,轨道站点、地下通道出入口,商圈广场等重要节点进行绿植补充和行道树的补栽补植,对城市边角地、闲置地、废弃地实施绿化、美化、彩化、香化,共计完成项目442个,面积688万平方米。这些举措让城市绿地布局更优,品质更佳,市民眼中环境更美。此外,重庆还大力实施“坡坎崖绿化美化”项目1352个,面积达3000余万平方米。

(摘自《重庆日报》)

手机阅读    |    返回首页